当前位置 > 首页 > 婚恋情感

什么是恋母情结,恋母情结的本质是什么

来源:树洞情感 2022-01-06 阅读数: 701

  什么是恋母情结?恋母情结是指人的一种心理倾向,喜欢和母亲在一起的感觉。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,男孩女孩都可能有恋母情结。恋母情结不是爱情,大多是对母亲产生的敬仰与欣赏。


什么是恋母情结,恋母情结的本质是什么


  恋母情结的本质是相似性和互补性。以男孩为例,他与父亲同性,因此相似性和相似性引起认可,使男孩以父亲为榜样,向父亲学习,模仿父亲,吸收父亲的心理特征和素质,成为自己心理特征的一部分。男孩和母亲不同。性别可以互补,取长补短,相互依赖。这就是爱或对象的爱。因此,男孩与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际关系,可以用恋母模仿父亲来概括。恋母和拜访父亲经常互相促进。父亲爱母亲,而男孩模仿父亲,他会越来越爱母亲;母亲爱父亲。为了赢得母亲的青睐,男孩必须让自己越来越像父亲。

  恋母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,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。长大后,各种人际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恋母情结的影响。可以说,后来的各种人际关系都是恋母情结的变形。我们编码了恋母情结及其变化。3-6岁的恋母情结是第一个恋母情结。进入青春期后,第二个恋母情结的对象不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,而是父母的替代者,即家庭之外的两个老人,可以是父母的朋友,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师,历史上的名人,也可以是受欢迎的明星。类似的作用是认同一个替代父母,模仿他,向他学习,崇拜他;互补的作用是爱上一个比自己大很多的异性。这种现象叫牛犊之恋。


什么是恋母情结,恋母情结的本质是什么


  这一时期的孩子喜欢编造人生幻想,其特点是想象自己从小就被收养,而不是现在的父母。亲生父母比现在的父母高贵得多。人生幻想与英雄神话密切相关。于是告别养父母,踏上寻找亲生父母的征程,经过一番艰难险阻,终于找到了亲生父母。不难看出,人生幻想和英雄神话其实是第二恋母情结的反映,知识亲生父母被养父母取代,父母的替代者被亲生父母取代。摆脱父母,为自己寻找父母的替代者,是青春期的普遍心理。如果这种心理过于强烈,就会导致非血统妄想,毫无根据地认定自己不是现在的父母。

  随着年龄的增长,恋母情结的对象逐渐越年轻,最终被同龄人所取代。此时,类似的效果是与同性同龄人形成友谊,互补的效果是爱上同龄异性。真正意义上的友谊和爱产生了。这是第三个恋母情结。为什么恋母情结的对象越来越年轻?这是因为,虽然恋母情结的对象来自父母,但它不是真正的父母,而是父母的形象。心中的形象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老。因此,个人正在成长,而父母的形象并没有成长。与个人年龄相比,父母的形象越来越年轻,恋母情结的对象也越来越年轻。

  以上就是什么是恋母情结的全部内容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更多情感问题,请关注明君情感。


标签:

树洞心理
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中1037号312

联系电话:400-999-7987 邮箱:526862756@qq.com

广州树洞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©粤ICP备2020088206号